临西县关于深化科技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体裁分类:工作部署     主题分类:科技、教育           发布时间: 2020-01-29      发布机构:临西县科学技术协会      浏览次数:96     字体:[  ]

进一步深化科技改革创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育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制度创新促进科技创新,着力突破科技创新领域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最大限度地激发创新主体活力,进一步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从根本上实现发展动能转换,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为我县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在全市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走在前列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加速科技经济结合。着力打通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通道,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强化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促进我县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创新高校院所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政策供给,增强源头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强化人才创新激励。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建立更加灵活的科技人才引进、使用激励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充分释放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三)总体目标。经过3—5年的努力,在科技改革与创新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要突破,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支撑现代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体制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创新环境更加优化,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为创新型临西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构建产业创新能力提升机制,形成高质量发展全产业链条

(一)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一批优质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及示范基地。依托中伟卓特液压传动产业,加强与燕山大学合作,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积极生产工程机械挖掘机整机,打造亚洲最大的液压传动制造基地;依托飞豹新能源公司,不断巩固高倍率锂电池市场优势,积极开发汽车动力锂电池和数码锂电池,积极打造华北重要的锂电池生产研发基地;鼓励扶持万邦复临药业加快新品种生产线与产品研发检测中心建设,扩大市场份额,成为上海复星集团在北方的重要中医药生产基地;依托润德再生资源利用、兰科固废综合利用等项目,加快建设节能环保产业园。

(二)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研究制定我县关于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工业体系的实施意见,在高端装备、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配件、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工艺、装备、产品和管理升级改造为重点,每年组织实施5项县级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力争三年内纳入省级重点技术改造工程2个,推动现有新兴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服务化发展,大幅提升我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创建一批知名品牌。大力开展互联网+”制造业试点示范,支持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工业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的综合应用。

三、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一)打造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深入贯彻落实好国家、省、市、县支持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和推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面向全国布局创新链、延揽人才,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围绕我县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加大重大工艺改进、重大新产品开发。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资源整合和引进战略投资者等途径实现强强联合,聚合创新资源,发展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二)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推动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落地,调动企业申报和创建高新技术企业的积极性。以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企业咨询机构为重点,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服务机构。强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训,每年组织小规模培训2次以上,参训企业20家以上。实现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服务体系的网格化、精细化、全程化,打造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每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入库后备高新技术企业6家。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10万元奖励性补助,整体迁入的高新技术企业直接享受省、县有关优惠政策并给予10元奖励。

(三)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计划。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通过分类指导、梯次培育、差异扶持、扩量提质,市、县精准帮扶20家重点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动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每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按照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加快落实研发费用75%税前加计扣除政策。

(四)落实企业创新普惠性政策。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业扩大至所有企业;将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亏损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到10

(五)加大企业创新支持力度。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市级以上重大科技项目,支持河北众旺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母猪深部输精对提高繁殖性能的研究项目、河北光明九道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鹿茸菇新品种选育及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项目、河北东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建设专项项目、河北省轴承研究院临西轴承产业转型升级探索与实践项目、河北华春液压汽配有限公司省级创新中心项目建设。

四、完善科技人才引育机制,强化高质量发展智力支撑

(一)加强人才交流合作。积极组织县内企业参加科博会、高交会、西博会、农高会等大型活动,推进技术交易,大力吸引我县重点优势产业发展急需的战略规划、资本运作、科技管理、项目建设等领域的专业人才来临创新创业。

(二)加大柔性引才支持力度。坚持直接引才和柔性引才相结合,围绕轴承和装备制造、战略新兴、食品医药等产业发展需求,加强与燕山大学、洛阳轴承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沟通联系,加快建立高校社会实践基地农业产业化培训基地和推进院士工作站建设,畅通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人才及项目合作渠道,共建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产学研合作平台,引导科研成果转化,解决特色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推动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对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在我县转化落地的,在职称评定、项目申请、税收、土地、奖励荣誉、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与我县人才享受同等待遇。

(三)加强科技人才载体建设。继续加强与燕山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高校战略合作,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现代农业等重大产业,采取高校院所+行业+企业共建模式,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新建一批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发挥创新平台、科研机构等聚才、用才重要载体作用,加大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力度,促进企业科研人员比例提高。对新批准设立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平台给予不超20万元的建设补助。

(四)推进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深化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改革,健全以科研诚信为基础,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科技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鼓励青年人才脱颖而出。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支持用人单位结合自身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制定具体评价标准,自主评价人才。

(五)创新人才收入分配机制。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的规定,支持科研人员通过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活动获得合理报酬,实现收入增长。

五、做大做强创新载体,构建高质量发展平台支撑体系

(一)支持争创国家、省级创新平台。支持企业加强与清华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的合作,加快推动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的建设,重点支持中伟卓特、飞豹新能源建设省级创新平台,支持万邦复临等有条件的企业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对新认定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给予不超过20万元奖励性补助,对晋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的给予不超过30万元奖励性补助。

(二)培育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围绕我县主导产业和重点行业创新发展,积极探索建立形式多样、机制灵活的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模式,积极培育研发、孵化和服务业绩突出的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服务、企业孵化等创新创业服务。引导中伟申报省级技术创新中心,邀请市专家组对企业进行专业技术辅导。      

(三)支持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打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依托河北省轴承产业技术研究院,立足产业制高点、聚集轴承产业核心技术关键技术难题,为河北省轴承企业的科技研发及自主创新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撑;为河北省轴承产业发展方向做出研判,核心技术做出探索;为各高校在轴承方面的科研成果转化营造环境和寻找市场;为河北省轴承及相关企业与高校的互通搭建平台;为河北省轴承及相关企业创新提供人才储备。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分别给予一次20万元、10万元奖励。

(四)创新科技金融服务。组织开展政、银、企、保对接活动,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项目,努力解决企业运行和发展资金问题,加大对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合作,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六、优化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提升高质量发展服务支撑能力

(一)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主动承接京津等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支持重大科技成果由中试进入产业化开发,力争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加大科技招商力度,结合重点产业需求精准招商,引进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产业链长、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到2020年,组织实施重大成果转化项目30项,重点转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辐射带动性强的科研成果。

(二)加强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鼓励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专业化、市场化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加强与外地尤其是京津地区知名技术转移机构的对接合作,吸引有实力有影响的技术转移机构在我县设立分机构。支持技术转移机构与企业开展常态化科技成果对接活动。对新认定的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县财政科技资金最高给予20万元一次性补助。

(三)组织重大科技成果对接行动。鼓励各乡(镇)园区、各单位广泛开展多层次的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工作,开展系列科技成果推送活动。

(四)强化成果转化激励。允许转制院所和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科研人员以技术股+现金股形式持有股权。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以订单等方式参与企业技术攻关。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面向企业开展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等四技服务活动收益,视为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对依法批准设立的非营利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等单位的科技人员通过科研与技术开发所创造的专利技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生物医药新品种等职务创新成果,采取转让、许可方式进行成果转化的,按照规定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七、推进区域创新改革,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支撑点

(一)建立县域科技创新竞进机制。扎实推进县域科技创新跃升计划,2020年,实现分数大幅提升,力争排名提高10位(含);到2025年,跃升至B类及以上。

(二)推动县域产业转型升级。按照全市区域产业布局,聚焦县域产业发展需求,加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和创新产品推广应用。着力精密轴承、液压传动、中医药产业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扶持具有地方丰富资源的产业发展,培育地方特色新型产业,打造具有比较优势、核心竞争力的县域优势特色主导产业。

(三)支持科技园区提质增效。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按照市场化、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的要求,推农业科技园区上档升级,重点完善园区工作组织机构,优化园区创新创业环境,提升园区创新服务能力。

 八、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增强高质量发展资源配置效率

(一)构建全新科技计划管理体系。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需求,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原则,全链条设计、一体化实施,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配置资金链。精简申报条件,完善评审制度,简化过程管理,强化绩效评价,形成集中统筹、精准高效、科学规范、公正透明、监管有力的管理机制。

(二)改革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方式。遵循创新规律,按照科技活动类型,实施分类支持。增加稳定性投入,对高层次创新团队、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公益性科技项目和创新平台建设等,加大周期性稳定支持力度。增加普惠性投入,围绕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推动重大成果转化、发展科技服务平台、组织重大科技活动等,设立绩效目标明确、补助标准统一的普惠性专项资金,加大后补助和奖补资金支持力度。增加引导性投入,继续对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项目,采取以财政投资为引导、科技金融为主的投入方式,带动创投、信贷等社会资本共同投入科技产业,利用市场化机制筛选项目、评价技术、转化成果。

(三)扩大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使用自主权。赋予项目负责人更大技术路线决策权和项目调整权,市级科研项目实施期间,项目负责人可在研究方向不变、不降低绩效目标的前提下,自主调整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合作单位、项目参与人员和科研团队。扩大科研项目预算调剂权,市级科研项目实施期间,在项目经费总额不变的前提下,直接费用中除设备费用外,其他科目费用调剂权全部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项目经费支出进度可自行掌握。对后补助、奖励补助等财政性项目资金,由承担单位自主用于研发活动。

(四)赋予科研机构更大的自主权。对于接受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委托项目形成的职务科技成果,允许合同双方自主约定成果归属和使用、收益分配等事项;合同未约定的,职务科技成果由项目承担单位自主处置,允许赋予科研人员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主管部门要在岗位设置、人员聘用、内部机构调整、绩效工资分配、评价考核、科研组织等方面,充分尊重科研机构管理权限。科研机构要制定完善本单位科研、人事、财务、成果转化等具体管理办法,履行主体责任。

九、营造浓厚创新氛围,凝聚高质量发展社会合力

(一)深入开展三深化、三提升活动。实施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倍增计划,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全链条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支持建设1家孵化器2家以上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强化创业服务和指导,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

(二)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与保护。开展知识产权系列宣讲活动,全面提升企业和民众的发明创造意识。推动全县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持续快速增长。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运营转化促进科技成果产权化、知识产权产业化,为专利权人提供高效、便捷、专业的全方位服务。完善知识产权奖补政策,提高发明创造积极性,力争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10%以上。

(三)加强科研诚信管理。建立健全科研诚信建设管理机制,构建覆盖科研活动全领域各环节的诚信管理体系。完善科技计划诚信管理制度,将科研诚信建设要求落实到项目指南、立项评审、过程管理、结题验收和监督评估等全过程。

(四)建立改革创新尽职免责机制。对在科技改革创新中出现的问题和失误,要正确区分对待,只要不违反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勤勉尽责、未谋私利,免除相关责任或从轻减轻处理。在科研项目实施中,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已勤勉尽责,但因技术路线选择失误或其他不可预见原因导致预定目标难以完成的,予以免责。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通过市场化方式确定转化价格的,单位领导在履行勤勉尽责义务、没有牟取非法利益的前提下,免除其在科技成果定价中因科技成果转化后续价值变化产生的决策责任。

(五)培育倡导创新文化。精心组织办好“双创”活动周、科技活动周、专利周、创新创业大赛等品牌活动,全面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创新科普传播方式,提升科普基地功能,扩大科技活动公众参与度。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大对创新文化、创新政策、创新人才、创新主体、创新成果的宣传力度,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发挥好网络平台等新媒体作用,加强科技创新政策、重大科技成果、热点科技问题的宣传解读,开展科技政策“进园入企”活动,营造推进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和良好环境。

十、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科技改革创新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县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强部署推动,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各级各部门要健全领导组织机构,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明确责任人、时间表、路线图,举全县之力推动科技改革创新取得重大突破。

(二)突出协同联动。坚持统筹协调、分工负责,科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发展改革、财税、工业和信息化等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就本部门负责的工作,研究制定具体落实方案;县纪委监委、巡察、审计等机关要研究完善有关规定,对科研活动的审计和财务检查要尊重科研规律,减少审计检查频次,出现对相关政策理解不一致的,应及时与政策制定部门沟通并调查澄清。

(三)加大科技投入。继续把科技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予以支持,建立县财政科技资金快速增长机制,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统筹安排财政科技资金,重点支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新型研发机构培育、重大创新平台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等。强化普惠性后补助支持,引导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

(四)严格评估考核。实施创新调查制度,健全科技创新指标监测体系,实行重点指标月报与季报制度,将科技创新重要指标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年度考核体系,加强督查问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