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西县2006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7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体裁分类:部门预算     主题分类:财政、金融、审计           发布时间: 2008-04-25      发布机构:县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94     字体:[  ]

―-    —–2007年在临西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临西县财政局局长 孙连涛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就临西县2006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7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九届县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2006年预算执行情况

 

   2006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财税部门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县的中心工作,服从服务于发展和稳定大局,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焦点,加强财源建设,努力增收节支,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监管,统筹调度资金,合理安排支出,预算执行正常。

   首先需要说明,按省、市统一部署,从2006年起,我县对乡镇实行了“统收统支加激励”财政体制,全县执行一级预算,预决算不再分县乡两级。当年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0058万元,占预算的39.4%,收入总量比上年增长40.7%,按可比口径增长11%。其中,县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480万元,占预算的218.4%,比上年增长75.1%,按可比口径增长7%;中央级收入完成3363万元,占预算的94.4%,比上年增长12.4%;省市级收入完成1215万元,占预算的106.1%,比上年增长17.9%。全县财政支出 31737万元,占预算的98.8%,比上年增长94.8%。其中,财政日常一般预算支出19036万元,比上年增长16.9%,政策性专项资金支出8056万元。国有资产收益支出2557万元,偿债支出588万元,预列当年工资改革支出1500万元。在正常支出中,农林水支出1553万元,比上年增长4.7%;文教科学事业费支出7963万元,比上年增长19.3%;医疗卫生支出1089万元,比上年增长30.6%;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755万元,比上年增长26.7%;社会保障支出117万元,比上年增长14.7%;行政管理费支出2284万元,比上年增长15.4%;公检法司支出861万元,比上年增长18.8%;城市维护建设支出1761万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他事业支出2653万元,比上年增长7.6%。

   为了圆满完成2006年的各项预算任务,财税部门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

   (一)依法治税管费,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加强收入调度和协调,依法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对砖瓦、金融等行业开展了全面检查,堵漏增收,做到应收尽收,我县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工商税收完成6626.8万元,比去年增长15.6%,为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财力支撑。

   (二)支持经济建设,夯实财政增收基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千方百计调剂资金300万元,落实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对新上项目在税收返还、土地使用、投资奖励等方面给予支持,吸引了一批项目落户我县,为财政收入增长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投入资金700多万元,对阳光大道进行配套建设,新修铺长江路、黄河路,改造了运河路,改善了我县投资和发展环境。

   ()落实惠农政策,新农村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一是全面取消农业税,全县共减免农业税499.6万元,实现了农民农业税收零负担。二是认真落实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三项补贴资金1250万元全部落实到农户。三是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大。调剂资金900多万元,支持农业产业化、乡村道路改造、水利基础设施及文明生态村建设,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四是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进一步调整完善了《临西县村级财务管理办法》,在全县范围内推行“村财乡管”,使我县村级财务管理走上了规范化道路。

   (四)优化支出结构,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一是加大教育投入力度,重点保障了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教育工资性支出增长12.4%,按全省规定标准安排中小学正常公用经费,投入资金370万元,支持教育布局调整、危房改造、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和职业教育发展。二是大力支持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筹集资金430万元,对全县财政供养人员建立了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投入资金120万元,支持县级医院、八所乡镇卫生院改造建设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备工作。三是社会保障投入进一步加大。全年共投入1100万元,用于安排城市低保资金、冬令救灾款、再就业资金、提高“五保户”供养标准和困难群体医药救助。同时,文体广播、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也得到了较好发展。

   (五)财政改革稳步推进,财政运行机制不断完善。一是改革乡镇财政体制。在全县乡镇实行以“收支统管、核定收支、增收奖励、节支留用”为主要内容的“统收统支加激励”财政体制,在保证乡镇正常运转和调动发展经济积极性等方面收到了良好效果。二是完善政府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不断健全机制,规范操作,严格把关,认真执行预算和财经制度,据统计,支付中心拒绝审报不合规凭据80多笔,节约资金24万元,有效地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维护了财经纪律。三是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完成采购金额4100万元,有效地规范了支出行为。四是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实行领用票据领导审批、验旧领新、票据代开和票据鉴章制度,严格票据管理,从源头上制止了“三乱”现象的发生,为全县经济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五是试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2006年决算编制采用了新旧两套科目,为2007年收支分类改革正式运行奠定了基础。

   2006年预算较好地实现了既定目标,但在财政运行中,一些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主要表现在:虽然财政收入增幅较大,但可用财力仍然不足,与不断增长的支出需求差距较大,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偏低,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乡镇财政仍比较困难。上述问题表明,深化财政管理与改革的任务还相当艰巨,恳请各位代表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采取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2007年预算草案

   2007年是我县加快发展的重要一年,随着招商引资政策的落实,一些工业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全县财政经济呈现良好局面,实现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具有较好的基础。但由于保障和发展的任务较重,特别是落实调资政策、实施民心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农村医疗、低保、新农村建设等都需要财政投入大量资金,政府预算安排必须努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紧紧围绕全县的中心工作,充分发展职能作用,把握全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促进发展,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保障。

   基于上述情况,按照依法治税、积极可靠的原则,2007年全县财政收入安排10166万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6.5%。其中,国税4883万元,比上年增长30%;地税3754万元,比上年增长30.1%;财政1547万元,比上年减少54.9%。按照现行财政体制,全县可用财力为17042.6万元。相应安排一般预算支出17042.6万元。

   在预算安排上,做到了“三个保证”和“四个优先”,即保证工资改革政策的顺利出台,保证落实招商引资各项政策,保证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资金;优先解决关系民生的热点问题,优先安排落实“三农”政策所需资金,优先安排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资金,优安排社会保障资金。

   (一)保证重点支出。一是足额安排调整工资所需资金,适当提高部分机关事业单位的公用经费水平;按政策安排各项社会保障配套资金;二是认真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免除杂费政策,足额安排县级配套资金,按省定标准安排中小学公用经费;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安排资金100万元,保证农民就医需要;三是保证乡村政权的正常运转,按标准安排乡镇运转经费,安排村级事业费750万元。

   (二)大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认真落实各项引资奖励、税收返还等各项招商引资政策,安排重点项目建设基金350万元,推动全县项目建设。安排乡村道路建设和维护资金213万元。

   (三)支持八项民心工程建设。安排资金260万元,重点支持人畜饮水工程、生产桥建设、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等八项民心工程,切实改善群众的生活生产条件。  

   (四)认真落实“三农”政策。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确保取消农业税后农民负担不反弹,健全农民种粮补贴网,使种粮补助资金直接兑付到农民手中;严格执行农机补贴、粮种补贴标准,防止发生截留挪用。

三、依法理财,扎实工作,努力完成2007年财政预算任务

   2007年是落实省委提出的建设沿海强省的起步之年,也是我县承接良好发展势头,增强发展后劲,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关键一年。做好2007年的财政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财政部门将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和各项工作目标,正视困难,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努力完成全年预算目标任务。 

   (一)以增收节支为重点,确保完成全年预算任务。大力推行综合治税,建立 “政府领导、税务实施、部门配合、司法保障、信息支持、社会参与”的税源监控体系,实现税源管理由税务部门单一治税到政府主导下多部门综合治税的转变,彻底解决税源多样化,税收面广量大、零星分散、易漏难管、涉税信息不畅、偷逃税智能化问题,实现依法治税、应收尽收,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税收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按照建立节约型社会和“两个务必”的要求,严格按预算控制支出特别是一般性支出的增长,严肃财经纪律,加大监管力度,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制止铺张浪费行为,真正把钱花在刀刃上。要强化预算执行,切实加快支出进度,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二)以项目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导向作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我县项目建设这一“天字号”工程实现数量、效益新突破。一是千方百计调剂资金,认真落实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二是支持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综合运用财政政策、财政资金等手段,引导和推动企业的科技创新,重点扶持科技型、节能型、环保型和工业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品发展。三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积极筹集资金,确保我县八大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实施,为我县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

   (三)以和谐发展为目标,大力支持社会事业发展。财政支出的重点将放在着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上,做到“四个优先”,即优先解决关系民生的热点问题,从07年起在全县推行农村合作医疗,逐步提高覆盖率;实施农村低保;加大乡村道路建设和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优先安排落实“三农”政策所需资金,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落实农机补贴、良种补贴和种粮补贴,按政策标准将资金兑现到农民手中;大力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安排教育事业发展资金,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的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尽力安排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优安排社会保障资金,积极解决低收入群体的生活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四)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构建公共财政体制。一是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增强预算管理透明度,提高财政预算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二是继续深化政府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和简化支付程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强化政府采购管理,完善采购制度,规范采购程序,加强监督检查,进一步扩大采购范围和规模。四是强化“收支两条线”管理,进一步规范收费、罚没行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五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按照财政部门统一部署,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建立资产动态监管信息系统,研究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有效机制。

   (五)以队伍建设为保障,不断提高依法理财水平。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六型”机关活动,强化组织,加大力度,务求实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强化业务理论培训,提高财政干部的综合素质。加强廉政和行风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教育,及时解决行风建设中发现的问题,实现廉政建设与行风建设的良性互动。加强效能建设,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以“提速、提质”为重点,完善工作制度,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树立财政部门的良好形象。

   财政工作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决心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的监督指导下,振奋精神,务实创新,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今年的预算任务,为建设和谐富裕新临西做出新的贡献!

 

 

附表一:临西县二00六年财政收入预算执行情况表

附表二:临西县二00六年预算支出执行情况表

附表三:临西县二00七年财政收入预算安排表(草案)

附表四:临西县二00七年财政预算安排表(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