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帆过后万木春

体裁分类:领导活动及政府会议     主题分类:民政、扶贫、救灾           发布时间: 2020-09-03      发布机构:县乡村振兴局      浏览次数:10     字体:[  ]

要问谁是县里“玉兰式”的好支书啊,不用猜,大家肯定会异口同声的说:“当然是周磊啦”!

周磊?周磊何许人也?竟然如此鼎鼎大名。这咱得好好念叨念叨。周磊就是临西县河西镇村党支部书记,他1982年出生,大专文化,200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2年8月任河西镇常园村党支部书记至今。2016年被县委授予“十佳”党组织书记;2017年县委授予“十优”党组织书记;2018年被县委授予“十佳”党组织书记。2019年被县委授予“玉兰式”好支书。看看他获得的荣誉,你说他牛不牛?但是,在他牛的背后是他卧薪尝胆、披荆斩棘,认真履行“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的辛苦付出和无私奉献。

三年来,他带领常园村在脱贫攻坚的工作中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周磊同志在抓扶贫期间,他坚决贯彻习总书记脱贫攻坚战略思想,认真学习领会上级精准扶贫的精神,坚定不移地落实党的扶贫政策,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场战斗来打。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凭借坚忍的毅力,顽强的精神,勇于担当的态度,认真工作,攻关进取,艰苦奋斗,硬生生地把一个贫困村彻底改变了面貌,顺利在2020年彻底脱贫。实现了他脱贫攻坚战斗的胜利。

在打响脱贫攻坚战斗之初,他面临着重重困难。常园村全村150户人家,645口人,劳动力365人,人均1.3亩地。2017年初有贫困户60户,人口240人,常园村按照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回头看”要求,严格按照“六个精准”的总体要求,在严格执行“五退出”标准的同时,充分考虑无房(危房)、重病、残疾、因病返贫、因灾、因学致贫、无劳动能力等困难家庭实际情况,按照村组干部会初选,“第一书记”和乡村干部走访,党员群众代表大会评议,紧紧抓住精准识别第一关,拟定贫困户名单公示等程序进行,所有程序环环相扣,对评议出的30户贫困户名单在村部显眼位置进行长期公示,并公布县扶贫办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后经努力在2018年顺利脱贫32户还剩30户117人在贫困线以下生活。

精准扶贫责任重大,时不我待,这些贫困户大多是老、弱、病、残生活无助,嗷嗷待哺的人员。靠1.3亩地的极限收成已解决不了他们的生活所需。他们在维持生活中缺乏资金、缺劳力、缺技术。大部分老人有病,还有部分残疾人,面对这样的弱势群众,要想让他们脱贫,难度非常大。对此作为党支部书记的周磊同志,走家串户,深入到每一个贫困户家中排查摸底。和驻村工作队一起对这些人建档立卡,制定帮扶措施,对症下药,在仿贫查根的基础上,对需要物质救助的,给予物质帮扶,对缺技术的给予技术帮扶,即输血又造血,双管齐下。三年来由他牵线搭桥,请种植专家和养殖专家,到村里授课,手把手传授技术,帮助他们获得一技之长。还介绍贫困户到技校学习,领取技术资格证书,并介绍就业等方式,从实质上解决了部分贫困户的困难。贫困户李志永、李保磊等一批缺技术的人员就学得了一门技术。从而顺利地实现了就业,经济上有了一定的收入,实现了脱贫。

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些特殊人群,对于特殊人群,周磊在扶贫工作中特别留心这类人群,加强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政策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

在常园村的30户贫困户中有一户残疾人家庭,父亲和儿子均为聋哑人,其家里人一直希望通过现代医学手段让孩子可以重新听到声音、开口说话,无奈一个人工耳蜗的手术费用及后期保养及康复费用高达十几万元,无疑对于这个贫困家庭是不可能的事。周磊在走访调查中了解到这一情况,这件事就像快石头压在他的心里。一次阅读报纸时,周磊看到了中国残联有项“七彩梦行动计划”对于人工耳蜗手术有救助,于是他马上行动,上网搜索了解活动计划内容。该计划对于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其中优先资助城乡低保家庭的贫困残疾儿童。基本条件符合。再看资助内容:对于听力语言残疾儿童,为其购置配发人工耳蜗,并补助人工耳蜗手术、术后调机和术后康复训练经费。这真的是天大的好消息,这样下来这个家庭可以不用为十几万的费用犯愁了,真是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周磊马上在网上打印相关材料,送到贫困户的手中,并联系县、市残联了解具体操作步骤。目前这个孩子目前已经做完手术,处于康复阶段了,相信不久的将来通过语言训练就可以开口说话了。

周磊同志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即当指挥员又当战斗人员。他与驻村工作队一起,把4名村支两委成员分别与28户贫困户挂钩,立责任书,不定期查访工作情况,时刻掌握贫困户的生活情况。从人居环境到生活照料,从老人身体到儿童就学,无所不包,无所不收,全方位跟踪。不使工作出现一丝纰漏,防止精准扶贫有误差,把精准扶贫做到每一户的心里。使他们生活上安心,精神上放心。让他们相信我们党,一定能帮助他们脱贫致富,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村支两委利用帮扶资金的帮扶,在民营优必盛汽配厂给他们投资入股。使28户都有收益,得到定期股金分红。同时还安排李汉军、殷红利等贫困户到厂就业。有的靠技术就业,有的靠养殖、种植取得收益。他们的生活都得到了基本的保障。他们在政策兜底和精准帮扶的政策落实中都走出了贫困,全部已向小康发展上转型。

“贫穷不属于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同志的话。贫穷属于落后的意识型态,他不属于共产党人。我们工厂党人的初衷和目的是人民共同富裕。为了摘掉贫困的帽子。周磊同志清醒的意识到精准扶贫是针对的有问题的弱势群众,要想根绝贫困必经从全局考虑,从大局出发全方位发展。只有村集体发展了,水、电、路基本硬件上去了,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贫困会变富裕。

三年来,周磊同志带领村支两委一班人从大局出发。改善全村的人居环境,大力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争取资金修路1.5万平方米,修黄河水灌溉渠1400米,铺设防渗管道12000米,建水塔一座,自来水24小时供水,铺设花砖7000平方米,栽种苗木7000棵。村内外环境整洁卫生,村内路灯林立通夜照明。现有农田都能得到黄河水的灌溉,集体每年收入5万元。全部用于民生建设上,集体的硬件基础建设给常园村全方位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同时也有效的杜绝了贫困的再生。看着村里的发展变化,村民对迈向小康充满了信心。他们由衷感谢村里的带头人——周磊同志。

乐为贫土勤耕耘,不负村民公德心。三年来的扶贫工作,周磊同志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辱使命,他用辛勤的汗水和心血,换来了村民日渐富足的生活,他为常园村脱贫攻坚的不懈努力和奋斗精神,换来了全体村民的爱戴与尊敬,同时这种精神也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可缺少的力量。

情系农村,情系农民,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是周磊同志奋斗目标和永远追求。他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献爱于农村,服务于农民,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

周磊同志说:“临西是吕玉兰的故乡,我要以吕玉兰为榜样,积极地将吕玉兰的精神在扶贫工作实践中体现出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玉兰精神,勇敢面对工作中的挑战,在农村这片土地上书写自己无悔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