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大运河】走读太行泉城 讴歌美丽邢台“我看泉城 百善骈臻”征文采风走进临西

体裁分类:乡村振兴     主题分类: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发布时间: 2023-12-04      发布机构:临西县临西镇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75     字体:[  ]

近日,走读太行泉城 讴歌美丽邢台“我看泉城 百善骈臻”采风团走进临西,20余位省市知名作家、历史文化学者及文艺工作者行走大运河,感知古临西,用他们的笔墨文章描绘“千年古郡 大运临西”的胜景,讴歌美丽临西新时代。

临西发布将陆续刊发名家作品,以飨广大人民群众,敬请关注。

640.png

640.png


一泓清波润临西

刘娟

第一次到临西,没想到,是在一个细雨霏霏的天气里。

跟随着我看泉城 百善骈臻“行走大运河 感知古临西”采风团到临西,车子载着我们停靠在大运河旁的一个堤坝上。蒙蒙的细雨滴落在脸上,几十米外的运河更显苍凉厚重。

上学时,历史书上对运河的讲述只有寥寥几句,加之年龄太小,并未能理解运河在人类历史上所发挥的作用。来临西之前,临西文旅局很贴心地为我们准备了很多关于临西文化的史料,我也在网上查找了一些临西与运河的资料,我知道运河的份量,也知道运河对于临西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今天,无论是在何种情境下与运河相遇,都会给我带来难以忘怀的感受,既然上天安排了这场小雨,我对此心存感激!

漫步于运河堤坝上,近处是葱茏繁茂的庄稼,不远处,则是那条看尽人间沧桑的运河。张霞馆长告诉我们,运河的这边是临西,那边,则是山东临清。临西与临清,原都属古临清,1965年,临清县卫运河西五个区划出,属邢台,因居于临清西部,故称“临西”。以前只知道过了临西就是山东,却不曾知道,原来临西与临清之间还有此渊源。

历史上,隋唐大运河和京杭大运河都曾经流经临西这片土地,隋唐大运河已因为历史原因埋入地下,如今,我们所看到的,是那条延绵了千年的京杭大运河。

有运河的地方,就有人家!经历了清渊、清泉、临清、清阳、沙丘等诸次改制,终于成就了今日的临西,运河为临西带来了厚重的文化与跨越的发展,临西也成为运河岸边一颗耀眼的明珠。

不得不说,运河的开凿,是中华文明进步史上一个伟大的创举。在我国境内,因地势原因,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很多,黄河、淮河、海河、长江、钱塘江……,但是却没有一条纵通南北的河流。因为运河的开凿,疏通了南北交通,带动了沿岸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的转型,也造就了包括临西在内的一大批明珠城市。位于京杭大运河和隋唐大运河交汇处,临西占据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也被称为大运河的“好望角”。

望着那恬静的流水,听着张霞馆长的讲解,隔着飘渺的雨雾,当年运河边繁盛的景象,一一铺陈开来。

古老的尖冢码头上,货运繁忙。南方的粮食、木材,北方的土特产,经过码头的流转,输送到大大小小的城镇和家家户户,临西贡砖更是通过这里运送到北京,成为故宫、十三陵等一寸寸土地下坚实的根基。码头上,正有人拉着马车运送货物,也有人在认真地清点着每一件物品,还有那个承载着全家生计的苦力,正将厚重的麻袋搬运到准备扬帆启航的船只上……码头上人头攒动,这里有每一个人的生计,寄托了无数家庭的希望。也许,码头上这些满脸汗水的人,从来都不曾离开过这片土地,但是,这些经由他手的物品,却替代他们见证了外面的世界。望着那一只只远去的航船,他们的希望也随着那升起的白帆飘向远方,支撑着他们度过日复一日沉重的生活。

掠过码头,运河边市井的生活,又是怎样一幅繁华的景象?古人常把古临清与江南苏、杭、扬三州媲美,后人评价古临清:“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除去两京,就是仓上”(古临清治所,今临西县仓上村东一带),更有人称这里是北方的“小江南”。波光粼粼的运河岸边,那古老的城墙内,道路四通八达,车马来来往往,周边商铺林立,建筑鳞次栉比,好一幅热闹繁忙的景象。远处的江南,因为生活的羁绊,我们不能来一次说走就走的远行,而眼前的临西,距离我们这么近,完全可以轻松实现“小江南”一日游这个心愿。

这一切,让我不由地想起两个人。

第一个人,便是隋炀帝杨广。“北长城,南运河”,运河可以与长城相媲美,足见它的价值,由此,我们也重新认识了隋炀帝杨广。有人说,杨广开凿京杭大运河是因他“喜在东南”的轻率之举,其实,当你了解到他开凿大运河的前因后果,可能就会有不一样的想法。

开皇元年(公元581年),突厥被称为“亚洲霸主”,不时进犯,时为晋王的杨广北御突厥大获全胜,缓和了北方问题,使得国家统一的重心迅速转向与国家尚处分裂状态的江南陈朝,之后,时年20岁的杨广又平陈成功。在江淮前线,他充分认识到物资调度困难,这激发他将事业进一步推向江南的使命感。公元605年,继位后的杨广迁都洛阳,随之开展以洛阳为中心的京杭大运河开凿工作,打通了南北调兵运粮的交通要道。

虽然,隋炀帝之前的许多王朝,都开凿了运河,许多河段也都是循着已有故道加以修整连接,形成后来完整的水系,但是,既有远见又能真正付诸行动的,只有隋炀帝一人,这也是他与历史上其他亡国昏君不同的地方。唐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称赞:“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将隋炀帝开通大运河之举与大禹治水相媲美,可见功绩之大。

还有一个人,在邢台历史上也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与临西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个人就是郭守敬。隋唐时期开凿和形成的运河,虽然也是北起北京,南及杭州,但是运河的中心在洛阳一带。到了元代,政治中心迁移到北京,郭守敬充分运用自己的科学知识,经过准确测算,将大运河截弯取直,行程足足缩短900多千米,初步奠定了后代京杭大运河的走向和格局。

不论是隋炀帝,还是郭守敬,他们都不曾想到,自己一个决定、一个举动,会影响到运河边许多城市的历史,庆幸的是,临西一直都是他们重大决定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一个人物可以改变一座城,一座城也因着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而生发出独特的魅力。我总是想,历史的每一个脚步,都会留下深深的印痕,从而才有了它今日的模样。就好像今日的临西,虽然贡砖博物馆正在建设中,但是这也许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注定,这片土地将会伫立起一座记载临西贡砖的丰碑。当年的隋炀帝与郭守敬都不曾想到,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至今一直感恩大运河,纪念大运河,大力打造着大运河生态文化名片。还有,临西十香面、谭腿、贡面、乱弹、佛汉拳等非遗文化,都散发着临西运河文化独特的魅力。

对于临西的印象,是雨,是雨中的运河,这一泓清波滋润了临西的古今,勤劳善良的临西人,依托运河文化,定能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未来。


发布人:邱慧

审核人:王成凯